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《奋进的旋律》,收视率持续攀升,平均收视率超过1%。这部讲述中国潮流能发展的电视剧,故事聚焦两代超能发电研究者的奋斗史,题材虽稍显硬核,但以人带动剧情发展的推进方式让该剧不失“好看”。该剧由知名编剧吴子牛领衔执笔,曾经拍摄过《巨浪》的导演苏舟执导。导演苏舟表示,“要把产业革命的题材拍得好看,拍得让观众接受,是一件非常难的事。”苏舟说,他极力避免这部剧变成披着产业革命外衣,表现情感和家庭关系的剧作,他想要直面鲜活的时代。为此,他与主创团队一同走访了潮流能发电项目的总工程师林东。“他告诉我,人做什么事情能让世界刮目相看?他发现潮流能发电是鲜有人做过的事,便选择在该领域寻求突破。”这种追求一流科技发展的科学家精神,让苏舟印象深刻。“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,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,是推动人类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。年轻人投身科技创新不光要有潜心研发的科学家精神,同样需要兼备整合产业链资源,将科学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企业家能力。”苏舟认为,这正是新时代奋进者的魄力和豪迈,如果作品能呈现出这种精神,就会打动当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观众。剧中林桥栋性格上有些许固执,而孙茂盛则是一个开明理性的人,在相处过程中,两人就会产生必不可少的戏剧冲突,不会让观众感觉突兀。谈到选角,苏舟表示,选择张丰毅、杨立新等这些戏骨级别的演员,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代入感,他们能让观众对故事信服。同时,他们的经验也能更好地带动年轻演员。值得一提的是,日前突然离世的著名演员杜雨露,其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正是《奋进的旋律》。导演苏舟拍摄技术方面,苏舟表示这次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。“最难拍的莫过于平台下水和模块下水。潮流能平台已经建立在那儿了,是现成的,我们要拍摄它下水的过程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为了这段戏,我们查找了一些当时的纪录片。严格说来,我当时是‘无实物导演’。演员面对天空做表情、手势,他们问天空中是什么,我说那是吊车,吊车吊着模块;有人看着地,问地上是什么,我说那是模块的插口。这些东西其实现场都没有,就是天空和一块蓝布。”苏舟回忆,“平台与风暴的戏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。当时平台的位置是在海上,消防车、威亚、鼓风机等大型设备都上不去,我们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这场戏。用人力去拉麻绳,用麻绳替代威亚,用电扇替代鼓风机,用两杆洗车的水枪,来制造‘暴风雨’。”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李夏至编辑金力维流程编辑王梦莹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gz/6501.html